新媒体艺术设计在服务民生与扶贫攻坚中的探索与研究发布时间: 2023-10-17 来源:地理信息领域

  党的十九大精确指出当前中国扶贫脱贫进入攻坚克难重要阶段,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创新改进扶贫开发方式,充分运用和发挥设计力量助力脱贫意义重大。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扶贫脱贫新的有效手段与创新思路,本文通过对内容与具体方法的研究,探索如何让扶贫主题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切实服务民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出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重要阶段,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扶贫思想和策略,同时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的大格局。

  联合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无贫穷”中精确指出:到2030年,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目前,尽管全球贫困率自2000年以来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但在发展中地区,仍有十分之一的人与家人生活在每天1.90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贫穷也不只是缺乏收入和资源导致难以维持生计,还表现为饥饿和营养不良、无法充分获得教育和其它基本公共服务、受社会歧视和排斥以及无法参与决策等方面。

  2018年9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引发《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设计扶贫旨在将设计纳入扶贫工作体系,通过设计创新改进扶贫开发方式,充分运用和发挥设计力量来助力脱贫。设计教育需服务于国家需求,我国当代的设计教育也离不开设计服务民生的基本责任与使命。通过设计能够达到改造生活,创造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目的。运用设计办法来进行扶贫攻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以问题为导向,根据详细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由小到大逐步落实,同时结合各类型的具体实践项目,进而达到有效服务地方发展的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艺术设计的创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艺术家开始使用更新型、更具吸引力、更有未来感的材料与设计方法。科技的创新拓宽了创造力的视野,并开辟了新的艺术前沿即新媒体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设计是反映社会生存体验和认知方式的新兴文化载体,其主要设计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新媒体艺术设计更强调受众的参与和交互、更注重观者感知层面的体验与共鸣、以计算机技术作为主要的创作媒介。因此,结合新媒体艺术设计这种新的创作形式与媒介手段,通过设计助力精准扶贫,通过艺术设计的策划与实践,为扶贫攻坚提供新思路新办法,切实为乡村创业创新提供具体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结合新的技术与趋势,从产品到服务,从内容到文化,从区域经济到社会价值,设计将会作为强有力的助推剂推动精准扶贫,帮助构建协作式的社会创新体系,切实为乡村发展赋能。设计扶贫的研究价值与应用潜力已被社会广泛关注,更多的扶贫开发工作需要跨学科的专业设计团队、先进的技术理念与创新的设计成果,更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探索与实践。高校在服务民生与扶贫攻坚各项活动中,应充分运用新媒体艺术设计形式,努力探索相关设计扶贫项目、课堂实践与实验计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履行高校社会责任。

  扶贫攻坚中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其重点是通过对农村进行扎实全面的调研,找准问题症结,运用设计思维与设计洞察力,准确定义项目内涵及核心问题所在,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的设计研究方法,以此来实现精准扶贫。

  新媒体艺术设计从功能需求到消费时代的客户的真实需求,均可以通过提供高品质视听体验,沉浸式的交互设计等手段与方法,从而产出体验愉快,品质优良的设计内容与产品。从内容出发,致力于挖掘贫穷的地方服务需求,通过点对点的设计,创造新的品牌与产品、体验与文化,以及新的“IP”与创新系统,为贫穷的地方及贫困人口提供内在动力与新的发展。

  如何实现区域品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新媒体艺术设计创新激活乡村价值,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如何重构区域文化背景下的新媒体艺术特质与内容,探索扶贫设计新的内容品质与消费创新,实现差异性消费时代的扶贫设计推广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设计扶贫主要是通过设计,尊重并发扬多元的人文生态,建立并推动健康的区域产业形态,进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为扶贫实践提供有力保障。设计扶贫的主要路径包含:提供扶贫解决方案、区域品牌建设、乡村风貌及公共环境再设计、非遗保护与创新、乡村特色旅游服务设计、小镇及田园社区建设等多个方面。

  设计扶贫的基本方法有:可通过整体方案建设,创建区域品牌定位,再通过线上线下商业模式和宣传推广,扩大传播影响力,推动区域经济实现增长、最终走上自主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用新设计新技术改造乡村生活,逐步推动创业创新项目的实践。通过大力推广公益扶贫项目的开展,打开精准扶贫的局面,深入推动扶贫开发,帮助贫困山区及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组织跨学科的专家和团队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特色文化交流、会议培训、展览策划等;结合新媒体艺术相关体验设计内容,探索以文化创意、体验经济为推动力的贫穷的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商业模式。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已经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也精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穷的地方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设计创新具有的独特优势可以将自然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结合产生新的创造力,通过种种资源的组合、品牌打造、包装展示、服务设计、产业提升实现规模化效应,达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区域品牌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的目的。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导下,研究扶贫设计有关问题,探索新的路径,方法和创新,成就与经验,能够切实推动中国扶贫攻坚事业的发展,让设计扶贫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慢慢地增加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