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世界计量日 智能电表当起“电保姆”!南京正在试点推广发布时间: 2023-12-26 来源:江南app平台
5月20日是第20个世界计量日。记者从南京供电公司获悉,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拥有智慧大脑的电表已不单单是计量工具,还肩负起了“电保姆”的责任,家中无人时自动报修,家中电器怎么样去使用省电,智能电表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记者在溧水区一老旧小区看到,每层用户电表箱内增添了一个蓝色小盒子。“这个盒子就好比医生的听诊器,我们靠它给供电设备远程搭脉。”南京供电公司营销部计量室主任冯隆基说,一旦电表箱里的总开关或是每户居民家的电表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小盒子就能够采集故障信息,一分钟内传递至供电部门的抢修平台,并自动派发抢修单。“过去家中停电,需要居民自己报修,而如今末端智能感知系统就如电保姆,可以主动帮助报修,就算居民不在家,供电部门也可上门抢修,居民回到家中时,根本不知道家中停过电。”冯隆基说。末端智能感知系统还能快速定位故障点,省去了供电抢修人员前往现场排查的时间,大大节约了抢修时间。
同时,末端智能感知系统还能准确地核定变压器、线路、用户之间的关系,一旦变电器、线路需要停电检修,停电信息就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目前,南京已有近1.9万户安装了末端智能感知系统,今年还将推广8万多户。
今年,南京供电公司提出了“在2019年初步建成世界首个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区,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首个智慧能源物联网示范区”的目标。所谓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等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智能计量”就是这里面重要的一环。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另一种负荷辨识电能表,目前也已在南京试点。近日市民韩大爷来到位于雨花南路的供电营业厅,对自家的电费产生了质疑。“电费单显示我家每天的用电量为10度左右,而我自己通过对各类家电测算,每天应该在7度左右。”
现在有了负荷辨识电能表,各项电器用电量一目了然,还能针对不合理的用电数据“对症开方”。通过识别家用电器的启动电流,负荷辨识电能表能分出每种家用电器的用电量和用电时间段,“揪出”家中的用电大户,通过大数据优化,给用户更好的提供用能分析和节电建议。“如数据监控发现居民家中空调的用电量远大于同类空调的用电量,则说明该空调可能到了使用年数的限制。系统会测算出,旧空调高出的用电量与更换同类新空调的费用之间的性价比。”冯隆基说,目前负荷辨别电能表还在试点阶段,对家用电器的识别率已超越80%,通过不断采集大数据,识别率将达到95%。未来,该电能表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居民家庭量身定制用电方案,自动控制家中电器,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居民省电。
此外,南京已有12万户居民实现了水、电、气的三表合一,由供电部门统一采集,即时上传到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水、电、气数据的集采集抄,解决了以往人工抄表带来的估抄、漏抄、误抄问题,也免去了入户抄表给市民带来的困扰。供电部门还利用“互联网+” 向居民提供“一张卡、一个APP、一张票、一次缴费”的一站式服务。目前,供电部门与供水部门已经达成战略合作,在彼此的营业厅可以一次性缴纳水费和电费。未来,市民只需要在手机APP或者微信公众号中查询自家的客户编号,便可查询近期的水、电、气使用情况。同时,只要绑定身份证信息,就可刷身份缴纳水、电、气费用,免去了来往各个营业厅之间的奔波。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