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成AI头部企业和人才首选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今年有望突破500亿元发布时间: 2023-09-24 来源:江南app平台

  5月3日,山西晋城第二人民医院里,刚刚引进的武汉首套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内镜精灵”已投入使用。这个由武汉楚精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医疗产品已在全国500余家医疗机构临床使用。

  楚精灵这一武汉本土企业,正通过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获得源源不断的算力支持。

  2020年9月,武汉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不到三年,武汉已基本完成人工智能领域全产业链布局,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引领武汉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这些天,在东湖科学城核心区武汉超算中心二楼、三楼机房内,工程师们正在巡控服务器机房,并进行调试。武汉超算中心是武汉第二个超级算力公共平台,去年11月建成投运以来成绩亮眼,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已与约30家用户达成合作,为全国区域内主体提供算力支持,广泛涉及流体力学、遥感测绘、图计算、生命科学、气象气候等多个研究领域。

  “算力就是人工智能的生产力,算力强,才有可能孵化出更多人工智能创新型应用。”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教授伍冬睿解释,算力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来说是一种核心基建力量,而公共的算力服务平台能够有效疏通人工智能研发的堵点,用更短的时间、更小的力撬动更大价值的产出。

  超算中心不远处,是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2021年5月一期投入运行,是全国首个面向产业的多样性算力公共服务平台。算力发展步伐不停,该中心在去年又完成二期扩容,刷新算力实力,算力达200P,相当于10万台高性能电脑同时高速运行。本地120多家重点人工智能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武汉长江计算、武汉楚精灵、极目智能、斗鱼网络等一批优势企业在这里获取了普惠算力优势。

  作为全国少有布局“双算力”中心的城市之一,武汉算力正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公共资源,为企业、孵化器、高校研发借力引智。

  今年伊始,光谷产业迎来智能网联新伙伴,人工智能产业版图实现新布局。1月11日,百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合作项目、集度武汉总部项目双双落户光谷,光谷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实现从“0”到“1”,“光芯屏端网”和“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万亿产业集群集结,向打造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示范区进军。

  武汉抢抓机遇,迅速完成人工智能全链条产业布局。2022年,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商汤科技在青山落户,无独有偶,小米、华为、字节跳动等一大批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在武汉设立第二总部或研发基地。

  “人工智能的前景广阔,武汉科教资源丰富,产业链不断优化升级,武汉有优势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领头雁。”伍冬睿表示。

  “这么多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都来武汉了,瞅准机会在武汉发展准没错。”在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岗位筛选后,华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2023届博士毕业生张稳选择进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研究所工作,进行智能光纤传感的研发。张稳所在实验室相熟的5位同学中,就有4人选择了武汉。

  “人才的聚集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产业的优化布局、人才的激励政策等多个因素都会成为高端人才选择发展区位的重要衡量指标。”长期关注人力资源和人才发展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韩翼发现,随着武汉各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人才回流武汉、首选武汉成为青年人才就业的新趋势。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22年武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30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500亿元产值规模。

  颐和园益寿堂和香山革命纪念地是“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上的红色地标,也是西郊线贯穿的两个重点站,乘坐西郊线可便捷到达颐和园西门和香山。

  4月27日拍摄的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闭幕式现场。当日,为期4天的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于浙江省杭州市闭幕。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北方森林动物园举办了第四十二届爱鸟周主题活动,为由南方北归而来的候鸟搭建“温馨的家”,打造了多种样式的舒适鸟巢,大批爱鸟者参加活动。

  她倡导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鼓励村民积极到村里开的民宿酒店就业,或利用自家房子开农家乐。那个昔日总想去山外头看看的小女孩,如今已是全村人的希望。

  中铁渤海轮渡公司通过加开航班、细化服务措施、加大服务人员培训力度等方式为旅客提供安全、优质的旅途环境,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客流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