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管理会计被引进国内以来,我国公司进行了很多管理会计的实践运用。因企业不同的业务特点、管理特点、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各不相同。这些现象凸显了一个问题,很多人对于管理会计包括哪些内容是模糊不清的,甚至于不少企业在用管理会计,却不知道他就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虽然包括很多方法和工具,但就目前和将来而言,企业主要使用的是全面预算、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会计报告和分析、绩效评价这四类。用这四个方法主要是由管理会计体系的职能所决定的。
预测主要是推测企业未来销售、利润、成本、资金等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动趋势。在这一方面,显然,以“算赢未来”为宗旨的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发挥预测职能的核心工具。
控制,即对公司运营过程进行把控,了解并掌握计划的执行情况,对计划中出现的偏差做多元化的分析、评价,督促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经营活动按预定的计划进行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涵盖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评价在这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决策主要是通过对信息、数据的分析比较,确定是不是要采取某种措施或在几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出合适的一种。管理会计主要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而这一些信息要想真正发挥决策支持作用,就应该要依据决策的主题进行整合与处理,从而形成各种管理会计报告,如战略损益表、业务结构资产负债表、单品效益表、人力成本表等。
评价主要是对部门、个人的业绩进行评价和考核,并据此对公司运营活动等方面做调整和控制的过程。显而易见,代表业绩评价的绩效管理是管理会计发挥评价职能的核心工具。
这里要强调的是,企业的内部信息的70%以上都是成本相关信息,企业运行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成本是关键,也是相对难把控的环节。因此,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成本管理工具的应用往往与其他三大工具的融合程度高低,是管理会计得以充分发挥预测、控制、决策和评价等各项职能的有力支持。
在管理会计体系中,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管理会计报告相对独立,但又覆盖了管理的全过程(事前、事中和事后)。如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要进行预算编制,还要确定预算目标、进行预算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评价及考核等;如平衡计分卡,不能仅停留在指标的选择与考评得分上,而应该包括战略目标、四个维度指标选择与权重、目标设定、行动方案、资源配置预算、过程分析、业绩结果评估等。
上一篇:公司发展离不开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