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 严守安全底线发布时间: 2024-03-09 来源:地理信息领域

  8月22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 更好支撑高水平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趋势、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意见》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提出快速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确定了“为数字中国建设打造统一的时空基底、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要素保障、为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良环境、为构建新安全格局严守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底线”的工作方向,从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和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明确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并展望了到2030年的中长期目标。

  《意见》从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保障、拓展测绘地理信息赋能应用、构建测绘地理信息新安全格局、优化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加强组织实施保障等方面作出工作部署。在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保障方面,加快建立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夯实时空信息定位基础,丰富基础时空数据资源,推进行业和企业数据供给,健全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体系。在拓展测绘地理信息赋能应用方面,从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赋能政府管理决策、助力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美好生活等方面,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对高水平发展的全面支撑。在构建测绘地理信息新安全格局方面,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提升行业监督管理和服务能力,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严守测绘地理信息安全底线。在优化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方面,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和重大工程牵引,健全技术标准体系,优化生产组织架构,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保障能力建设,优化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同时,《意见》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探索多元投入、加强宣传引导等组织实施保障,确保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据悉,《意见》将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支撑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主线,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记者 张佳兴)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逐步提升我国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学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水平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AI发展速度之快、应用场景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月表可开采资源均赋存于月壤/月岩地层中,月球采矿是典型的多资源共采问题。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围绕科技如何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怎样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等线

  今年2月底,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辛锋看来,中央企业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方面,拥有多方面独特优势。为深度融入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充分的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其重要的作用,不相同的领域中央企业持续探索,积淀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共计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分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4类。张玉卓用三个字概括了中央企业今年高水平发展的路径:“高”,即高水平的协同;“质”,即质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长。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近年来,数字医疗技术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患者康复等领域不断开疆拓土,让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可及。通过照片诊断眼部疾病、利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脏……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慢慢的变成为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帮手。

  贾少谦认为:“制造业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当下迫切地需要培育壮大绿色创新主体,激发绿色转型活力。范飞建议,可根据区域绿色技术发展优势和应用需求,完善绿色技术交易机制,同时布局建设若干绿色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的制度变革,不仅彻底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且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全世界内形成零碳经济竞争新优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逐步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